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5日
能源供给保障有力 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新中国成立75周年滨州市能源发展综述
文章字数:1,063
  本报记者李淑霞通讯员张林林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滨州市能源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用能条件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节能降耗成效显著,能源发展取得新成就。
  能源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炼油能力稳步加强。改革开放前,全市石油炼化能力较低,产量较少,1978年全市原油加工量0.85万吨,汽油和柴油产量分别为0.02万吨和0.16万吨。从2000年开始,全市原油加工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相继涌现出中海沥青、京博石化、鑫岳燃化等一批龙头炼化企业。2023年,全市原油加工能力已达1200万吨,原油加工量1051.87万吨,生产汽油199.95万吨,柴油373.04万吨,石油沥青447.85万吨。
  发电规模持续增大。改革开放前,全市发电规模较小,197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仅1590万千瓦时。改革开放后,全市发电量迅速增加,1999年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到12.17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了78倍。随着全市铝产业快速发展,电力需求进一步增长,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1016.4亿千瓦时。
  能源消费保持增长
  能源消费规模扩大。198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量仅13.5万吨,到2006年增加至1118.09万吨。近年来,由于电解铝、炼化等行业不断发展壮大,能源消费规模不断增加。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原煤消费量5444.17万吨,是1980年的403.3倍,年均增长15%;天然气消费量13.43亿立方米,是1980年的386.4倍,年均增长14.9%;原油加工量1051.87 万吨,是1980年的26.8倍,年均增长8%。
  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高。长期以来,煤炭作为全市基础保障能源,煤炭消费量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长期保持在80%以上,但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22年,煤品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68.5%,比2015年降低20.3个百分点。天然气、一次电力等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高,2022年天然气、一次电力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为3.4%、3.1%,比2015年分别提高1.9、2.9个百分点。
  绿色低碳进程加快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末,全市新能源发电企业只有3家,装机容量仅8.9万千瓦。“十二五”期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逐步增加到55.41 万千瓦,比 2010 年增长522.6%,其中风电装机44.01万千瓦,比2010年增长780.2%。2015年,全市新能源发电企业已达10家,其中风力发电企业4家,生物质和垃圾发电企业6家。进入“十三五”时期,全市新能源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3年,全市新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560.83万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355.24万千瓦;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为82.1亿千瓦时,占全市发电量7.8%,比2015年提高7.0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突破。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全社会各领域的节能力度,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25.1%。2015-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累计下降6.6%;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41.7%。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