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0日
我市建设308家“社区微工厂”
文章字数:1,166
  本报讯(记者荆常忠报道)近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人社局专场获悉,市人社局进一步增强社区就业促进功能,提升社区就业服务能力,拓宽社区就业渠道,在全市开展了“社区微业”三年行动。
  据介绍,“社区微业”是以社区为工作主体,以“两低两高”群体为服务对象,以促进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人员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基层就业服务新机制,主要是通过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多元化参与的基层就业服务格局,推动就业服务直达基层一线、直面困难群众。经过近一年的统筹推进,全市“社区微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成效,为全市就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微站点”,实现服务事项“就近办”。印发《关于深化“社区微业”三年行动推动就业服务下沉基层的通知》,梳理和规范业务经办流程,依托城乡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场所,试点建设社区微业服务站131处,统一使用“社区微业”标识,提供就业失业登记、求职招聘登记、就业困难人员申请认定、就业扶持政策申领等经办服务,打通就业服务“最后100米”,推动服务端口前移、重心下沉,实现就业服务可感可及。同时,结合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在全市设置2000余名社区就业服务公益性岗位,主要负责及时为辖区居民提供岗位推荐、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已为3万余人次居民提供就业服务,集中开展职业指导30余场次,组织家政服务、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等培训2000余人次,助推500余名灵活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50余人成功创业,稳就业保就业作用得到充分显现。
  搭建“微平台”,实现求职招聘“掌上办”。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开展社区用工信息走访和人力资源信息调查,建立社区用工数据库、居民就失业及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台账。在此基础上,依托滨州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滨州市“云零工”小程序、滨州“就业码”“三位一体”就业服务平台,实现了政策匹配、岗位推送、职业指导、就业回访等全程专业化的就业服务,打造形成“就在滨州”精准服务品牌。目前通过平台收集劳动力信息32万余人,服务社区企业7600余家,发布就业岗位5.6万个,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服务月、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等系列招聘活动110场次。
  打造“微工厂”,实现就业增收“灵活办”。为着力解决社区残疾人、大龄失业人员、宝妈等群体出门难、就业难等问题,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对接企业,鼓励企业筛选开发简单、易操作且不需大型设备的产品、工序,盘活社区闲置空间和农村空闲院落建设社区微工厂,通过“人社搭建平台、企业发包业务、社区承揽调度、居民按需生产”的运营机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推动居民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全市建设308家“社区微工厂”,为居民就近提供编织、面塑、布艺、缝纫、假发制作、渔具加工等100余种零活项目,助推2万余人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