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18日
博兴锦秋亭历史文脉浅考(下)
文章字数:3,069


  张基地
  风雨沧桑锦秋亭
  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军窜入山东大肆掳掠,季冬初旬,清兵猝至博兴,城陷,杀掠无数,博兴人民进行了宁死不屈的抗争。城破后,官民死伤无数,城南的锦秋亭更是首当其冲,被损毁。江苏昆山人徐乾学在顺治十一年(1654),以选贡入京师国子监,至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第三(探花)。博兴是他进京或返家的必经之路。徐乾学《古风·博兴》清晰地记录了清初博兴城破败苍凉及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
  我行适青齐,秣马博兴城。城门昼常闭,亭午无人行。
  土室筑道周,云是锦秋亭。昔时游赏地,零落存两楹。
  潴泽荒蒲稗,严冬结层冰。狐狸窜荆棘,鸱鸦群悲鸣。
  入城问父老,叹息谓苦兵。博兴数十户,庐舍悉已倾。
  今兹二三载,大守多横征。府帖昨夜下,搜括诸穷氓。
  睅目一吼怒,如闻虓虎声。苛政不一端,有土不得耕。
  县令贤且惠,暂乃安其生。不然为盗贼,死重名正轻。
  听此策马去,恻怆难为情。
  此诗应写于顺治十一年至康熙七年之间,因康熙十二年《博兴县志》有锦秋亭“皇清康熙八年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的记载。此诗是徐乾学在回京路过博兴时留下的,留下了弥足珍贵的锦秋亭历史资料。
  地方文人及大家学者,对锦秋亭多有诗文吟咏,记载了不同时期的锦秋亭胜景。王渔洋成书于顺治十三年(1656)的《落笺堂集》有博兴游湖所写《笔架山作》:“笔架山前水正清,博姑城下几舟横。白云无尽秋天远,水国凉思一夜生。”还有写于康熙二年(1663)的《送家兄礼吉归济南兼寄子侧》(又绝句二首,选一):“锦秋湖边稻花凉,锦秋亭下鲈鱼香。垂虹秋色一千里,秋到吴淞思故乡。”此时锦秋亭虽未重修,却也是诗人寄托乡思的著名景点。秋色惹人思乡,送别亲人归里,念及“亭下鲈鱼香”,引起王渔洋对家乡的无比思念。康熙十二年《博兴县志》“方舆志”载:“奎山,一名笔架山,在迎秀门外,累土为之。山上有亭,山下有池,俯瞷城市,远眺湖光,柳色春媚,荷香夏凝,亦一大胜也。”注曰:“亭名锦秋,详载《古迹》内”。此即“皇清康熙八年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后,笔架山及锦秋亭的景况。
  山东清代修志名家李焕章(1613—1688)常与博兴友人聚会,其《锦秋湖同人泛舟赋》曰:“余友东莱钱伯衡先生,忠烈名胄,骚雅宗盟,广文蒲姑。其地有孝廉许君镇南,文学马君子唯、王君介士、贾君炅寅,雄文伟望,振动时流。于孟秋之日,暑气已退,凉飓频来,招余锦秋湖上爰集。”《锦秋八友记》记载:善琴、善棋、善书、好诗、工画八友者,博邑高士也,被呼为锦秋八友,“结盟联社于锦秋亭上。期花之花朝,上巳清明,夏之清和端午天,猎秋之七日,中秋之九日”之时,他们泛舟游湖,吟诗作画,弹琴清唱;“元夕长至,荧籽春灯,爽皑霁雪,则聚饮锦秋亭中,意兴如枻浆,时十五年于兹矣”。李焕章逝世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所记锦秋亭应为康熙八年(1669)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后的锦秋亭。李焕章不愧为修志名家,其“结盟联社于锦秋亭上”,记载了博兴历史上第一个文人雅士成立社会团体的时间地址及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康熙八年锦秋亭重修后不久,锦秋亭就成为博兴文人社团雅集活动场所。
  清康熙五十七年移建
  康熙五十五年(1716)至六十一年任博兴知县的李元伟,纂修的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方舆志·古迹”云:“锦秋亭,元中统间,邑人建于东南城上。……亭后移至奎山东脊,岁久倾圮(由此亦知,康熙八年训导迟龙宾捐俸重修的锦秋亭存世亦不太久)。康熙五十七年,知县李相度地势,于旧亭东百余步,得水中小洲,筑使高阔,建亭数楹于上。有曲栏回砌,水色侵阶,花香入户,渔艇往来于绿荷白萍中,不啻赤县神州之在瑶岛,博邑名胜遂为第一。”李元伟将湖中小洲“即渚为基,浚下益上,固以金椎,缘以石砌,作亭其上,仍名之曰:‘锦秋亭’。书院开于南,郑公祠建于北,鼎峙若三岛然。”他“每当风霜高洁,潦水澄清之候,偕客二三临眺其上,城睥西障,东畴一望无垠,惟见黍稷稻粱,稂稂蕃熟,白萍红蓼,黄叶丹枫,渲染成彩,湖光天光,碧色互相映衬,而鸿雁一声,历落点次于青冥之中。余乃把酒临风与满沟满车之父老子弟,为之鼓腹而庆丰年焉。”曾任益都知县的成永健到访过博兴,与博兴知县李元伟等相聚锦秋亭,写有《锦秋湖赋》:
  辛丑仲夏过博昌,与二三友人憩饮锦秋湖亭,荷香拂拂,鱼艇往来。因念斯湖之胜久虚,而李侯开浚支脉,复建斯亭,不减古人先忧后乐也。赋此以记。
  九河道久湮,济漯下流塞。昔人浚清河,支脉通海北。
  岁改地多壅,法驰人罕力。处处汨洪流,鱼龙枕稼穑。
  李侯绾符来,恻然事沟恤。由旧若创始,毁誉不遑恤。
  大府任勿疑,功成见泽国。郭外锦秋亭,长湖光欲滴。
  油油满稻畦,田田漾莲菂。后乐本先忧,匡济拯所溺。
  主人事行役,对兹怀明德。把酒望西浦,夕雨昌箬笠。
  鱼艇三两轻,欸乃杂长笛。
  诗中对李元伟开浚支脉河、复建锦秋亭等治绩多有赞誉,博兴时值太平盛世,其情其景在诗人笔下展现无遗。
  锦秋亭已成纸上记忆,祈愿胜景盛世再现
  仅仅十年,锦秋亭与锦秋书院等已“皆毁”。漫寻其踪,锦秋湖以锦秋亭得名,锦秋亭以湖水丰盛而风光旖旎。锦秋湖的水源于小清河、支脉河二河长流水,与二河共盛衰。明嘉靖时,治城河(直身河)自城东南龙王庙庄(今锦秋街道东风村)引小清河水入城壕,围城周遭,复东流,由天齐庙而东。明成化九年(1473)开挖支脉河,其水从高苑县(今属高青县境)进境入锦秋湖,从湖东北注龙河洼流向乐安县(今广饶县)。自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李元伟修支脉沟,其流不复至城下。诚如道光《博兴县志》“卷二·河渠志”所言:原支脉河有“流水沟迹,自锦秋湖东下,由大石桥洼、流舟洼(即龙注洼——原注)、宽阔稍洼等处,步步渐低,曲折入海,从无水患。至康熙五十七年,始挑成河,有博兴高工房不顺水性,引向东北高亢之处,遂致碍难下流,壅水反逆。”支脉河、小清河二河水流不复入湖,故锦秋湖水源奇缺,湖水日少。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任乐安(今广饶)知县时,于雍正九年(1731)至乾隆三年(1738)间,多次往来小清河诸水考察。据其水利专著《山东水利管窥略》一书记载:小清河“高苑县之军张闸迤东至博兴之湾头庄,淤塞四十六里,俗呼曰乾河。”当时支脉河流经的锦秋湖,“南北不过一里,东西不过半里,深不及二尺。至于宽阔梢,非湖非泊,不过芦草之荒荡”。咸丰九年(1859)《青州府志》“博兴城图”中,原笔架山位置亦改标为“文征峰”。
  自晚清始,锦秋湖“春夏常涸,秋乃有积潦”,湖已非湖。虽然如此,博兴重建锦秋亭的梦依然未息。民国二十五年(1936)《博兴县志》有补记:“民国二十六年二月,县长张其丙因锦秋亭遗址,重行修建,顿复旧观。”今经访询老县城里十几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皆言对此亭没有记忆,“重行修建,顿复旧观”实乃蓝图,并未实施,可谓虚记。与民国二十六年相隔五年,1942年出版的兴亚宗教协会编的《华北古迹古物综录》亦载:“锦秋亭,张其丙立碑书‘锦秋亭故址’,已成旷地,改为锦秋苗圃。”
  七百多年来,锦秋亭几圮几修历载典籍,已成为博兴文化胜景象征。惜锦秋湖已无,乃因沧海桑田;历经沧桑的锦秋亭虽已成为纸上记忆,但其文脉绵延不绝,若锦秋亭重建,实属盛世盛典!祈愿博兴胜地之胜景锦秋亭盛世再现,赓续历史,美名永传。
  参考文献:
  [1]于钦撰,刘敦愿等校释,《齐乘校释(修订本)》,中华书局2018年版
  [2]政协博兴县委员会整理,《博兴县旧志集成》,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版
  [3]张基地,麻大湖名谓考,《滨州历史与民俗文化研究》,黄河出版社2008年版
  [4]张基地,北国江南麻大湖,《博兴文化通览》,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版
  [5]高洁英,寻访锦秋亭,《王渔洋文化》,2013年第1期;《博兴文史集粹》,黄河出版社2013年版
  [6]张基地:《博兴锦秋亭之名源出苏东坡诗词名句》。滨州日报·滨州网2021年7月16日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