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2024年09月18日
全市9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之家
文章字数:775
  本报讯(记者荆常忠报道)近日,记者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大开放、大改革、大发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质——亮进度”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委社会工作部专场获悉,市委社会工作部自组建以来,以“社工+志愿”联动融合机制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了“1243”工作模式,使志愿服务和社工人才联了起来、动了起来、融了起来。
  坚持党建引领1个核心。在全市219个社区实现社区党委、社区社会工作站、网格三级架构体系全覆盖,由社区党委统筹辖区内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社会工作者、新就业群体等社会力量和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全面建立“志愿服务+基层治理”队伍架构,夯实志愿服务充分融入基层治理的组织保障。
  抓牢阵地队伍2个支撑。在全市91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联动之家,为工作开展提供阵地保障。高标准建成山东省心安社会工作学院,培训3个方面12类人员,涵盖了所有社会工作领域。鼓励各县市区发挥区域优势,依托志愿者学院、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基地,广泛开展人才培育,今年已培训2000余人。
  用好为民服务4项清单。在社区设立“民情收集箱”,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通过群众上报、主动收集,精准绘制群众“需求清单”。建立全市资源清单指导目录,社区可共享使用市、县、乡三级“资源清单”。组建“1名专业社工+2名社区工作者+6—7名社区志愿者”的项目策划团队,立足群众需求设计“项目清单”,已推出普惠性项目220个、特惠性项目98个。广大居民可从“服务清单”中自由选择集中服务、点单配送等不同形式。社工定期召集志愿者骨干召开复盘总结会,评估项目效果、优化项目流程,将“助人自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融入品质滨州建设3项行动。积极推动“社工+志愿”融入大治理、大发展、大民生,今年已培育居民自治品牌84个,建立暖“新”驿站350多家,解决企业需求90余项,孵化品牌调解室165家,开展志愿服务673万小时,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版权所有:滨州日报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